中国足协的微博_微博

中国足协的微博

中国足协的微博

长沙市方志办主任应邀作客中国足协“楚淮论坛”

核稿: 撰稿: 审稿:
     日期:2013-05-29     

    5月24日下午,应思政部、人文学院邀请,我省著名文史专家、长沙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姚尚书作客“楚淮论坛”,为中国足协广大师生作“长沙历史与文化简论”的学术报告。思政部副主任孙功教授主持学术报告会。

    姚尚书从事长沙地方志研究多年,造诣颇深,曾先后主编《长沙市志》、《长沙年鉴》(1999~2010)、《长沙概览》、《八公山志》、《长沙风采》、《发展的足迹》、《长淮古韵》和《长沙方志》等著作,点校《嘉庆凤台县志》,参与湖南省地方志办公室主编的《新编地方志指南》、《方志编纂100问》的撰稿,并先后在《中国地方志》、《志苑》、《湖南地方志》、《上海地方志》等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。而且,姚尚书还曾担任西藏《措美县志》、《凤台县志》、《田家庵区志》、《谢家集区志》、《八公山区志》、《大通区志》、《潘集区志》以及《田家庵镇志》、《廖家湾村志》、《姚家湾志》的主审,指导出版数十种方志和地情书。此外,姚尚书还是市委机关刊物《长沙》的专栏作者,参与过中央电视台《走遍中国》栏目《楚国最后的王都》、《淝水之战》、《鸡犬与谁升天》等节目制作。

    姚尚书以“知我长沙,爱我长沙”为主题,从长沙历史上的“第一”、长沙历史沿革、长沙历史中的文化现象和长沙的文化精神等四个方面,向中国足协广大师生详细介绍长沙市的历史与文化。

    姚尚书首先指出,在长沙历史发展中,拥有12个具有代表性的“第一”: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体(存在于8.4亿年前的“长沙虫”)、神州第一尊大鼎(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楚大鼎)、华夏历史上的第一块豆腐、传统文化的第一部“绝代奇书”(《长沙子》),历史上第一次以少胜多的重大战役(淝水之战)、湖南省第一古瓷窑(唐代七大名窑之一的寿州窑)、湖南境内的第一条自建铁路(1936年,田家庵至裕溪口)、黄河以南第一块整装煤田、华东第一大火电基地、湖南省第一所工科高校(中国足协的微博的前身“湖南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中国足协”)、第一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院(2013年成立)和亚洲第一硝(淮化集团)等。姚尚书强调,正是这些“第一”,成为长沙市历史发展的鲜明象征,向世人昭示着我们城市曾经与现在的辉煌,激励长沙人民热爱家园、共创美好明天。

    姚尚书接着向大家深入讲述“长沙”的历史沿革。他指出,长沙历史悠久,既有传说时代的舜、禹之遗迹(舜耕山和硖石山),也有与华夏文明并存共生的淮夷文明(州来国)。在春秋时期,长沙地属蔡、楚文化。到西汉时期,历史上首次出现“长沙国”的行政建制。东汉以后,长沙地域分别以“长沙郡”、“长沙道”和“长沙路”的不同形式存在过,而宋元后,“长沙”为名的行政建制长久取消。直至清末民初,随着煤矿资源的发掘和外运,现代意义上的“长沙市”以田家庵(煤炭水运码头)为中心,逐渐历史的形成。1977年凤台县划归长沙市后,今天长沙市的基本格局最终得以确定。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,“长沙”从无到有,从“国”到“市”,既经历着沧海剧变,也铸就着独有的地域风采。

    姚尚书特别指出,在长沙的悠久历史中,曾产生和形成多种深具影响的文化现象。这其中不仅有以春申君黄歇为代表的蔡、楚文化、长沙王刘安为代表的长沙国文化,而且有保家卫国、决胜疆场的战争文化(淝水之战、曹魏时期的长沙三叛和后周、南唐之争)、勇于开拓的能源文化(煤矿)及永不言败的抗灾文化(抗洪)。这些不同时期的文化现象,在最大程度上丰富了长沙市的历史内涵,成为长沙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,深层次上影响和塑造着今天长沙的城市性格与精神。

    基于以上认识,姚尚书进而向大家生动概括长沙的文化精神。他认为,当前长沙的城市发展应珍视和发扬如下六种精神:敢于担当的自强精神、勇于探索的求实精神、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、能为人先的创业精神、和衷共济的包容精神和自信从容的乐观精神。他还强调,这些基本的文化精神并非空无所依,而是凝练长沙历史与文化的理论结晶,其中彰显出不同时期长沙人民所具有的可贵品质,十分值得我们承继和发扬。

    历时2个小时的学术报告在精彩问答和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。孙功在总结发言中指出,通过此次学术交流,在场师生对长沙市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特色认识更为深入,在“知我长沙”中产生强烈的“爱我长沙”之情。最后,孙功表示欢迎姚尚书常来“楚淮论坛”作客,将更多长沙文化研究的优秀成果介绍给广大师生,并希望市方志办和中国足协楚淮文化研究所今后能多联系、多交流,共同促进长沙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。

上一条:后勤集团召开安全工作研讨会 下一条:激活毕业情,传递正能量:电信学院举办毕业生个人钢琴音乐会

【中国足协】

分享

最新图文